8月12日,2022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启动仪式暨《百度之星题集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百度集团副总裁、首席信息官李莹,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及副总监计湘婷,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与信息分社社长魏江江等出席。

启动仪式上,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视频致辞时表示,怀着为中国培养编程人才的初心和责任,百度从2005年开始举办百度之星大赛,为年轻技术人才搭建交流、学习和历练成长的平台。如今,百度之星大赛已经走到第18个年头,始终坚持与产业界及实际应用紧密结合,聚焦当下科研转化和社会需求,结合百度自身的技术底蕴与洞察,将最新的技术趋势、产业的强烈诉求呈现给参赛者和行业内的AI人才。

有数据显示,我国AI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,1:10的供需比例严重失衡, 到2025年我国AI人才缺口预计将突破1000万人。我国在AI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总量不足、结构失衡、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。
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,百度自提出“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”的战略目标后,凭借丰富的数据、算力、技术资源,形成了包括高校科研合作、师资培训、教材出版、技术竞赛、实践基地等的一体化AI人才培养生态体系。
其中,百度之星是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编写程序、分析、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大型竞赛。自2005年至今,百度之星已举办17届,累计参赛学生三十余万名,覆盖上千所高校,大量优秀人才从赛事中脱颖而出,因此大赛也被视为国内程序员的“黄埔军校”和“造星工场”。今年百度之星将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开放,为中国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挖掘新生力量。
李莹是2005年第一届百度之星大赛的命题人之一,她在分享中回顾了百度之星18年成长路:“百度之星已经成长为技术界的‘奥斯卡’,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期望搭建一个高水准、权威专业的技术竞技平台,帮助青年AI人才交流、学习、成长,怀着这样的信仰,百度之星坚持了18年。”

启动仪式上,由百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打造的《百度之星题集》发布,见证了百度之星大赛17年来的不懈努力与不断升级,为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,尤其是程序设计、算法等相关课程的拓展与提升,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魏江江表示,此次出版充分将百度之星大赛“Create for more”的理念融入到书中,汇集了百度之星十余年的精华,对提高广大学生的编程、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据悉,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,已累计出版多部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图书,推动了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发展。未来,双方将继续围绕AI人才培养,形成优势互补、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格局,助力我国AI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。
如今,除举办百度之星等竞赛外,百度还与国内200余所高校共同开设了深度学习、人工智能课程,培养了数千名AI专业教师;并通过开设AI快车道等面向产业AI人群的培训课程,培养了大量既懂AI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。据了解,未来百度将继续推动产学研融合,加大赋能力度,为有梦想的AI人才打造更大的平台。(曹小林)